《人物》快樂工作 陳玉律80不覺老

「說起來,真的好笑」,80歲壽星陳玉律笑說,「我怎麼從不覺得自己老?!」
算年歲,早就過了退休年齡,但數字之外, 她還是那個幾十年不變、依舊守著初衷、孜孜不懈的紐英崙中華藝術協會總幹事。
把「不老」,歸功於「總和孩子們在一起」。她自覺幸運、總是感恩,也時時在工作中找到快樂。
陳玉律是鋼琴老師、也是舞蹈老師。她說,音樂是大學主修,舞蹈是畢生愛好。兩者相隨一生,相輔相成。教琴教舞,一路走來已經一甲子。
生在有五個姊妹的家庭,父親讓每人選一樣課外才藝項目,她陰錯陽差地未能選擇「舞蹈 」最愛,學了鋼琴。直到上了大學,才把鋼琴家教賺來的錢,拿去繳習舞學費,跟隨台灣早期舞蹈家蔡瑞月,跳上全台灣舞蹈賽首獎舞台。
為了培養天賦異稟的兒子習小提琴,她和丈夫林愛迪放棄台灣打下的基礎,移民來美,在波士頓重新開始。生活雖苦,兒子的表現令人欣慰。她收私人學生教鋼琴,在文協和勒星頓中文學校開舞蹈課。1984年,兩夫妻創建紐英崙中華藝術協會,開始至今34年的宣揚和傳承文化之路。
兒子在大二時,因受傷不得不放棄音樂之路,全家人受到很大的打擊。但陳玉律把心力投注對華裔子弟的文化教育上,並耐心等待兒子平撫傷痛,重新拾琴。在80壽宴上,兒子與媳婦重奏小提琴祝壽。她說,看到他把拉琴當作嗜好沉醉其中,備感欣慰。
認真對待每件事,對學生要求嚴格,陳玉律的鋼琴學生曾包辦麻州教師協會鋼琴賽的大小獎項,藝協舞團常受邀演出,成績斐然。藝協之下還有天使兒童合唱團、成人合唱團。每年舉辦音樂節、提琴暨鋼琴比賽等,是多年來華人社區最活躍的文化團體之一。
非營利的藝協沒有收過學費,她說,自己義務教學,唯望學生好好學習、宣揚中華文化。很為自己「沒有拿過藝協一分錢」自豪,也領會和享受「施比受更有福」的快樂。
她有數不完的「幸運」:有音樂訓練,在舞蹈選曲、表達和編舞上更勝人一疇;喜歡編舞、創作多支舞曲和舞劇;有許多人支持,一路艱難,但是順利;與孩子為伍,從不知老之將至;不為金錢拚搏,收穫更多更豐實。能夠一直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,「我真的非常幸運」。
開心、不老的心態中,沒有退休念想。與83歲的老伴林愛迪經營藝協,仍一步一腳印地前行。